年底了,各主要省份电改进展如何?

电改到底有多火?自15年3月新电改9号文出炉以来,配套文件接二连三,多个省份更是连续跟进。截止发稿日已有18个省份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7个省份或地区开展了售电侧改革试点(广东、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福建、河北、浙江),20个省级或区域电网(1个深圳供电局、18个省级电网、1个华北区域电网)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纷至沓来的文件让电力从业者手忙脚乱,更遑论吃瓜群众。
 
马上年底,电改推进进程较快的省份都到哪里了?本文梳理了部分省份电改情况,不多说了,快上车!
 
 
 
一、广东
 
 
尝试并完善电力交易规则,为其他省份电改作样板;售电公司攫取大量红利,电力用户受益相对较小。
 
 
1、作为电力消费第一的大省,率先实现售电公司参与的集中竞价交易,为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电改积累宝贵经验
 
2016年3月,我国首次有售电公司参与的集中竞价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举行,当月成交电量10.5亿千瓦时,平均价差-0.125元/千瓦时。每度电便宜1毛多,引爆全国电力市场,一时间售电公司成为资本疯狂追逐对象。截止2016年10月10日,广东省售电公司已达到210家,为全国数量之最。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8月份结算平均价差继续收窄,电厂让利幅度逐渐缩小。
 
2、尝试并完善电力交易规则等,为其他省份电改作样板
 
广东省3-8月份电力集中竞价规则包括价差对匹配、返还机制,交易规模限制。早在2013年,广东省经信委及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就已经印发了《广东省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集中竞争交易实施细则》,设立了相对报价的机制,构成了现在广东电力交易市场交易规则的核心内容。广东省根据今年集中竞价经验和教训,出台了新版电力交易规则,关注点包括电力用户三年不得退市,大用户只能选择一家售电公司和采取边际价差统一出清的竞价规则
 
3、售电公司享有绝大部分红利,电力用户用能成本降低幅度较小
 
由于售电公司和被代理的企业用户基本上签订的是长达一年的售电协议,每度电电价降幅也只有1至3分钱。而竞争价格的结果却是降幅达到0.4元左右。除去价差电费部分返还给发电企业外,平均计算,一度电售电公司就能赚取超过0.13元的差价收益。以前3次月度交易来看,电厂向需求方合计让利5.3亿元,其中预计有近4.5亿元被售电公司获得。
 
 
二、重庆
 
 
前期受到电网公司掣肘,售电侧改革高开低走;最近大用户直接交易规则出台,售电公司积极代理部分大用户筹备2017年直购电。
 
 
1、前期受到电网公司掣肘,售电侧改革高开低走
 
重庆和广东省作为首批售电侧试点地区,早在2015年5月售电公司筹备工作已经展开,8月成立,9月营销人员已经开始访问大工业用户。2016年2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售电侧改革试点范围,6月29日,重庆将参与交易用户年用电量准入门槛放宽至500万千瓦时,将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纳入售电侧改革试点。虽然交易用户门槛进一步放低,但因电费结算及输配电价等因素影响,重庆实际电力交易规模并未有大的突破,仅为首批试点企业节省2600万元。
 
(1)结算问题。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要求与用电企业结算,两江长兴电力公司收取购售电差价的服务费;两江长兴电力公司坚持按照《重庆市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用户直接结算,向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支付输配电价。政府多次协商但电网公司态度坚决,目前该问题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裁决。
 
(2)输配电价问题。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认为《重庆市售电侧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现行的输配电价核定时间较早,不能代表目前及今后 3 年的输电成本,拒绝执行并要求“一户一核”。重庆市政府认为在新的输配电价未出台前,应按照已出台的文件执行,“一户一核”不仅将造成电价混乱,而且不能达到输配电价透明。
 
2、最近大用户直接交易规则出台,售电公司积极代理部分大用户参与直接交易
 
2016年9月30日出台的《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力直接交易规则(试行)的通知》,对于售电公司的经营对象进行了界定:准入直接交易市场的售电公司可代理符合条件的电力用户(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参与直接交易,也可组织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大工业电力用户“打捆”参与直接交易。2017年重庆电力大用户直接交易申报工作已经开启,部分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签订了代理意向协议书,积极筹备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购电。
 
 
三、云南
 
 
“为最严厉售电侧改革方案”  改正成“为社会资本成立配售电公司创造良机”。
 
 
1、“3134”交易模式助推云南水电消纳
 
电改9号文发布之后,云南根据自身电力发展实际,建成了“三个主体,一个中心,三个市场,四种模式”的“3134”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模式。
 
“三个主体”是指云南电力市场中的售电主体、购电主体、输电主体。“一个中心”:即交易在云南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三个市场”:即云南电力市场中的省内市场、省外增量市场、清洁能源市场3个电力交易市场。“三个市场”:即云南电力市场中的省内市场、省外增量市场、清洁能源市场3个电力交易市场。四种模式:2015年,云南电力市场交易采用集中撮合交易、发电权交易、挂牌交易、直接交易4种交易模式。市场化交易按照优先保障省内需求、再满足外送需求的总体原则,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交易模式。
 
2、输配电价核定为企业减少大量用能成本
 
2015年3月云南作为第一批输配电价核定试点地区,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单独核定输配电价。根据《2016-2018年云南电网输配电价表》,新核定的平均输配电价标准自今年3月15日起执行。降价空间主要用于降低110千伏和220千伏大工业用电价格,与原目录电价相比每千瓦时分别降低了6.8分和7.4分,有效减少了工业企业用电成本。2016年预计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预计会降低企业成本35亿左右。
 
3、电网公司的售电公司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必须与输配电业务分开,为社会资本成立配售电公司创造良机
 
9月14日,云南省能源主管部门向省内能源企业发布了《云南省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对售电公司的定义中,第一类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不得拥有配电网经营权,由电网企业直接经营配电网,这意味着,云南电网公司的售电公司不得拥有配电网经营权。在增量配网方面,云南规定:电网公司控股的增量配电网拥有其运营权,在供电营业区内仅从事配电网业务。
 
 
四、山西
 
 
深化煤电联营,自备电厂余电上网。增量配网新规全国首家,给予独立售电公司和配售电公司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1、深化煤电联营,自备电厂余电上网,解决后顾之忧
 
鼓励深化煤电联营:“对煤矿和电厂属同一主体的煤电一体化企业,其煤矿和洗煤厂的用电,允许纳入配套电厂厂用电范围”。另一方面鼓励煤电与高载能企业的联合:“对煤电联营企业与高载能企业组成同一投资主体,高载能项目用电纳入配套电厂厂用电范围,发电机组满足自用负荷后,余量电量参与市场竞争”等优惠政策。给予企业自备电厂完全的自主权,并且解决了企业余电上网仍可享受优惠政策的后顾之忧。
 
2、独立售电公司和配售电公司都有较大发展空间
 
今年10月能源局发布《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作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增量配电网的路引。山西省急速跟进,几天之内就出台高度具有操作性的指引文件---《有序放开增量配电业务的试点方案》。除了界定试点范围外,对于申报流程、申报材料、结算方式、运营模式、业务内容等等细节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是其他省份增量配电网放开的标杆。阳煤集团等拥有电力自供区的企业,按照“对于历史形成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资产,可视同为增量配电业务”,也已与于八月初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         
 
《山西省电力市场建设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鼓励售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工商业用户可直接与发电企业交易,也可委托售电公司参与直接交易,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工商业用户应通过售电公司参与直接交易。”
 
 
五、江苏
 
 
电力直接交易稳步推进,电力大用户享受红利;售电公司未参与其中,明年尝试逐步放开,售电公司需提前布局。
 
 
1、电力直接交易稳步推进,电力大用户享受红利
 
在全国首次采用统一出清规则的集中竞争交易。在广东省电力交易规则的基础上改进,取消价差返还机制。9月份的集中竞价交易中,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在平台上集中申报电量、电价,依据统一出清竞争规则完成交易,成交16家发电企业和53家电力用户,撮合匹配后最终成交电量50亿千瓦时,平均结算价差-21.5厘/千瓦时,9月降低电力用户用电成本1.075亿元。
 
省内首次开展跨区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9月22日,在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推动下,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山西阳城电厂8台发电机组与江苏天工工具有限公司等10家省内用电用户,根据前期协商确定的交易意向,在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现场集中签约,达成10亿千瓦时电量的直接交易,江苏能监办全程监管了此次交易。
 
2、售电公司未参与其中,明年尝试逐步放开,售电公司需提前布局
 
目前江苏省电力直接交易主要针对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上,年用电量在2亿千瓦时规模以上的大用户,还没有售电公司参与到交易中,也没有出台相应的试点方案。
 

江苏省能源监管办和省经信委提出2017年将在继续扩大省内直接交易的基础上,扩大跨区域交易,建立完善月度交易机制。引入售电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作为电力消费大省,售电公司宜提前布局。


 
 
六、贵州
 
 

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成立,探索社会资本进入新增配售电领域。

 
 
1、电力直接交易力度规模持续提升,引导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贵州省能源局印发《关于降低大工业企业用电成本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根据产业类型分级降价,推增长,促转型。对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等用电价格降至0.46元/千瓦时左右;对具有资源优势、产业链条长、用电量大的有色、化工、冶金等产业,根据不同行业电价成本占比、盈亏平衡点,分行业、分电压等级确定降价标准,冶金、化工产业用电价格降至0.4元至0.45元/千瓦时,有色产业用电价格降至0.3元/千瓦时左右;对报装容量为1000千伏安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降电价政策全覆盖。此外,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准入条件也由1000千伏安降低至315千伏安。
 

2、积极探索社会资本进入新增配售电领域,破局售电侧改革。

 

在贵安新区售电侧改革试点中,按照贵州电网公司、贵安新区、社会资本4:3:3的股比组建直管区配售电公司,组建方案已经6月20日省电力体制改革联席会议讨论通过。贵安新区配售电公司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多、供电区域面积最大的配售电公司,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中第一家混合所有制售电企业。

 

在兴义市售电侧改革试点中,已解除贵州电网公司对兴义市地方电力公司的代管关系,完成兴义市地方电网范围内发、输、配、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关工作,组建多元化的售电公司,并向国家申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独立承贷主体。外界重点关注的售电牌照亦将由试点区域自行核发管理,值得注意的是《供电营业许可证》和《电力业务许可证》并未在贵安配售电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的时候办好。

 
 
七、新疆
 
 

电改政策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建立优先发电制度;探索建立和开展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等,助推电力消纳。

 
 

1、优先关注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充裕省份电改样本。

 

《新疆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全文)》出发点之一就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市场消纳能力不足。”为提高新能源消纳,清洁能源利用率,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民生的前提下,全额安排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预留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机组和热电联产、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燃气和煤层气(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空间,鼓励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优先与用户直接交易,并落实牵头部门:自治区经信委。以及配合部门:自治区环保厅、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售电企业、发电企业。

 

2、探索建立和开展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等,助推电力消纳。

 

《试点方案》指出,新疆将探索建立和开展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试点、跨省跨区发电权替代交易试点、调峰等辅助服务补偿市场化机制。在布局传统的“电力援疆”之外,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被提上日程。2016年,包括山西在内的多个省区,在省经信委、能源监管办的撮合监管下,尝试了跨省区小规模电力直接交易。新疆作为电力外送大省,积极开展跨省区电力直接交易,跨省区发电权替代交易探索和尝试意义非凡。

 
 
八、湖南
 
 

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直接交易将不受电压等级限制 ,但需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

 
 
1、电力交易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专业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直接交易将不受电压等级限制,售电公司迎重大利好

 

湖南省经信委公布《湖南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准入管理办法》,提出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各类主体自愿参与,逐步扩大交易范围。《办法》提出用电电压等级在10kV及以上,由湖南电网供电的工商业电力用户具备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资格, 但符合条件的电力用户可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直接交易,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直接交易将不受电压等级限制。允许地方电网、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售电公司形式参与直接交易。

 

2、规范售电市场,引入售电公司保证金制度。

 

2016年9月湖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湖南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试行)》,指出“售电公司代理交易须缴纳交易额的2-5%的保证金,批发交易须缴纳交易额5-10%的保证金。具体实施细则由交易机构制定,并报监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九、河北
 
 
鼓励分布式电源用户从事售电业务,鼓励微电网的用户参加交易;售电公司数量居全国前列,增量配电网发展潜力巨大。
 
 

1、鼓励分布式电源用户从事售电业务,鼓励微电网的用户参加交易。

 

《河北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多元化售电主体。在全省范围内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支持发电公司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鼓励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和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以及节能服务公司等从事市场化售电业务。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民生的前提下,全额安排规划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并鼓励参与直接交易。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与其他电源、电网的有效衔接,解决好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区域或企业,发展融合清洁能源发电、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鼓励符合条件的拥有微电网的用户参加交易。积极探索微电网市场交易及运行机制,提高电能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展跨省跨区交易。

 

2、售电公司数量居全国前列,增量配电网发展潜力巨大。

 

截止2016年10月,全国成立售电公司最多的三个省份为河北(191)、广东(189)、山东(147),随着10月中旬《河北省售电侧改革试点方案(全文)》发布,售电公司成立又迎来一个小高潮,预计未来河北售电侧竞争将十分激烈。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也于7月份成立了自己的售电公司——河北亮能售电有限公司。此外正定新区电网属于增量配电网,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有望成为河北首个配售电改革试点。

 

河北南网中低压配电网发展相对滞后,城市与农村配电网发展不平衡,配电网规划理念、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配售电公司发展潜力巨大。

 

 

 
十、江西

 

 
售电公司放开力度全国第一,售电公司进军大型居民用户;探索综合能源管理创新,开放综合能源管理市场。
 
 

1、售电公司放开力度全国第一,售电公司进军大型居民用户。

 

试点方案中明确:“大用户,35千伏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或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型居民小区)可采取大用户直接交易模式,也可选择从售电公司或电网企业购电。”这是全国首次明确售电公司可以进入非增量配电网供电区域的大型居民小区销售电力。增量配电网和35千伏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或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型居民小区)两项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优质用户,为售电公司业务开战拓宽了市场。

 

2、探索综合能源管理创新,开放综合能源管理市场。

 

在试点地区探索综合能源管理创新,对促进园区招商引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结合试点地区产业规划和综合管廊建设,预留供热、供汽、供水设施及管线,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等分布式能源,实现电、热、冷、水、汽等能源一体化服务体系。开放区内综合能源管理市场,通过招投标或特许经营等模式,选择建设和营运主体。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市场主体组建各种类型的能源服务公司,鼓励试点地区利用区内现有的资源优势,组建冷热电三联供能源服务公司。